top of page

東吳大學都會五色鳥計畫

東吳大學都會五色鳥計畫

北投心韌齡生活圈
學生課程成果
競賽專案
東吳大學心理學系 賴芃臻、謝秉叡同學,運用USR相關課程所學、參與計畫的經驗,投稿並榮獲東吳大學理學院「2024年校園有「理」想創意成果競賽」 專利暨產品研發組-佳作、創意研究組-佳作

有理想 失智平台1

有理想 失智平台2

失智平台 獎狀

有理想 失智平台1
1/9
延緩失智遊戲平台 :
高齡智慧認知小遊戲套組

社會支持1

社會支持2

秉 報告照片

社會支持1
1/11
探討台灣高齡者使用內隱與外顯社會支持與其心理健康之關聯
課程專案

高1

高2

高13

高1
1/13
高齡溝通
[113-1] 熟齡科技LINE貼圖 :
學生訪談長輩經歷、3C科技使用需求及困難,邀請業師教學森林療癒,以此主軸及長輩需求設計貼圖,長輩使用後給予回饋。

fu1

fu2

fu15

fu1
1/15
服務設計思考
[113-1]
3D列印:資料科學系學生以中高齡者為目標族群,設計符合其需求的禮物,並利用3D列印做出實品。
熟齡科技APP:運用高齡溝通學生訪談長者之資料,使用Figma設計符合其生活需求的APP,長者試用後給予回饋。

社1

社1
1/1
社區心理學實務
[113-1] 北投社區專案:
學生任選一個北投區的里,設計以中高齡者身心
健康、社區網路服務、老幼共學等為主題之方案,期末發表邀請三位北投高齡關鍵人士回饋。

113認1

113認2

113認13

113認1
1/13
認知心理學專題:認知訓練設計
[113-1] Kahoot健腦遊戲 :
學生運用訪談練功坊社區學員的資料,了解中高齡者的認知能力狀態及需求,用Kahoot設計符合需求的認知訓練遊戲,設置官方LINE介面,學員試玩後給予回饋再進行調整。

行改6

行改7

行改11

行改6
1/19
行為改變技術
[112-2]
行為改變方案 : 學生學習心理學理論,以訪談了解長者生活需求,並為其設計身心健康促進方案
製作Podcast : 以心理學理論分析長者生命故事並記錄、製作成Podcast
學生們在好心情練功坊課堂中分享專案成果,由熟齡長者提供反饋

銀髮1

銀髮2

銀髮13

銀髮1
1/13
銀髮族心理與生活型態消費研究
[112-2] 中高齡者的消費服務 :
學生學習分析中高齡消費者的習慣,發展中高齡者的消費服務專案,如新科技銀髮運動計畫、銀髮族心理與生活消費型態研究、老人退休金管理使用APP。邀請3位社區長者在課堂中以工作坊共創,學生訪談長者獲得洞察及建議。

高通7

高通8

高通14

高通7
1/14
高齡溝通
[112-1] 熟齡陪伴聊天機器人 :
學生練習以心理社會發展的觀點,挖掘中高齡者的陪伴需求。業師教學LINE chatbot設計,學生練習運用聊天機器人後台,設計中高齡者的陪伴型Line chatbot,提升學生對於專業跨領域之認識及能力

認知1

認知2

認知14

認知1
1/14
認知心理學專題:認知訓練設計
[112-1] Kahoot健腦遊戲 :
學生訪談練功坊的社區學員,了解中高齡者的認知能力狀態及需求,用Kahoot設計符合其需求的認知腦力訓練遊戲,學員試玩後給予回饋再進行調整。

轉成圖片檔 (26)

轉成圖片檔 (27)

轉成圖片檔 (57)

轉成圖片檔 (26)
1/32
人因設計與管理
[111-2]學生們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觀察社會上熟齡族群的需求與困難,不限任何形式發展出一項屬於熟齡民族的服務 !

轉成圖片檔 (21)_edited

轉成圖片檔 (22)_edited

轉成圖片檔 (25)

轉成圖片檔 (21)_edited
1/5
產品與設計心理學
[111-2]學生們透過主持兩場,總共約兩小時的焦點團體訪談,挖掘熟齡民眾在日常中散步的習慣與需求,發想與需求對應的解方,進一步改善散步聊天LineBot的功能 !

人因1

人因1-1

人因13

人因1
1/14
人因設計與管理
[112-2]學生們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觀察社會上熟齡族群的需求與困難,不限任何形式發展出一項屬於熟齡民族的服務 !

轉成圖片檔 (16)_edited

轉成圖片檔 (17)

轉成圖片檔 (15)

轉成圖片檔 (16)_edited
1/21
設計思考
[112-1]學生們在課程中挖掘熟齡族群使用科技上的困難點及發想解決方法,使熟齡族在使用LINE的功能上可以更熟悉且容易,並期望讓其在未來能持續自主學習 !

8_0

6_0

7_0

8_0
1/9
服務設計思考
[112-1]學生們以長者們為發想對象,以3D列印的方式做出自己設計的實體作品並在課堂中介紹設計理念和作品故事 !
[111-2]學生們以不同的對象發想不同的禮物設計,以3D列印的方式做出實體作品並在課堂中介紹設計理念和分享成果 !
bottom of page